当前位置:94677奇闻网 > 考古奇闻 > 手机访问:m.94677.net
来源:www.94677.net时间:2011-12-20 17:21:01奇闻指数:编辑: 手机版
南河崖遗址发现的草木灰摊场
“晒盐”与“煮盐”的论争
尽管大荒北央的发掘为山东北部盐业遗址是煮盐遗址提供了大量证据,但由于发掘的面积小,没有发现盐灶,很多学者坚持盔形器是用来晒盐的想法。他们认为,圆底的盔形器利于插到海滩里,涨潮的时候自动把陶器里灌满海水,退潮的时候自动蒸发,自然而然就制成了盐。
在威海海边长大的王青认为,这个设想缺乏生活经验。就是说,海水的来回摆动会把陶器里灌满沙子,根本无法晒盐。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王青查阅了《管子》、《天工开物》《梦溪笔谈》、《熬波图》等记载海盐生产工艺的书籍,最早的《管子》说,东周时期齐国就在山东北部沿海煮盐,其他古籍也都是这样记载的,这些都让他坚信我国古代有相当长的时间是用煎煮工艺生产海盐的。
“还有一个证据,我们后来对盔形器进行研究,请中国科技大学对盔形器内壁上附着的白色沉淀物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碳酸钙。碳酸钙是水煮开后水垢的主要成分,大荒北央遗址显然是煮盐的遗址。”王青知道,只停留于推理不行,必须要找到盐灶才是最确凿的证据。更大规模的发掘正在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