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4677奇闻网 > 自然之谜 > 手机访问:m.94677.net
来源:www.94677.net时间:2013-06-02 13:54:00奇闻指数:编辑: 手机版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嗅觉基因突变蚊子对杀虫剂成分二乙基甲苯酰胺的抗拒天性消失。
接下来,沃思肖和她的同事们想研究“orco”基因和允许蚊虫感知气味的气味接收器之间的互动细节。“我们想知道到底是什么让蚊子对人类如此感兴趣。如果我们对现有气味接收器的工作方式有所了解的话,我们或许就可以猜想下一代蚊子的接收器是什么样的。”沃思肖说。
沃思肖团队的研究成果已经发表于5月29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但除了气味接收器之外,大约有2700种蚊子还具有相当灵敏的视觉感受器和热传感器——蚊子喜欢叮咬人体发热的部位,例如头部,就是热传感器的作用——因此,有研究人员指出,许多信号都可能招惹蚊子,目前还不能把这些信号完全搞清楚。早在2006年,就有科学家号称要改变蚊子的基因,使蚊子不再咬人,但至今未见明显成效,由此可知“改造蚊子”这一课题的艰难性。
另外,一些科学家认为,要以改变蚊子基因的方式来达到人类的目的,必须在各个方面进行严格谨慎的考虑。“人类必须考虑到这样的可能性,即蚊子基因改变后,会携带某种它们目前不会携带的新病毒。对于叮人的雌性蚊子,我们必须考虑到,运用了转基因技术后是否会携带艾滋病毒或其他危险的病毒。所以如果真的实行转基因技术,必须作全面周到的测试。”伦敦卫生和热带医学院的医疗昆虫学教授克里斯·柯蒂斯曾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