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4677奇闻网 > 历史野史 > 手机访问:m.94677.net
来源:www.94677.net时间:2013-06-07 09:05:17奇闻指数:编辑: 手机版
这桩故事记载在宋人刘斧的《青琐高议》前集第六卷上。
分析:利用怀旧心理开拓市场
马嵬驿酒店老板手里的杨贵妃锦袜的可靠性有多少?香炉峰常秀和尚手里的杨贵妃遗物是真还是假?当时没有指纹分析,很难判断。然而,不管遗物的真假,大唐“玉米”们热捧杨贵妃遗物的心理却是真实的。
市场规模颇为可观
商人们很会利用一切真实的信息来塑造自己手里商品的真实性。例如马嵬驿酒店老板,不管袜子是不是真的,她的店开在杨贵妃的葬身地附近却是真实的,地点的真实增强了物品的可信性,而感情多于理智的“玉米”们会有选择性地相信物品的真实性,以满足自己和偶像亲近的心理,可以说,“玉米”们也在心理上塑造袜子的真实性。
常秀和尚也是一位商人,他手头的一双袜子不管真实与否,但当年杨贵妃救灾义卖是真实的,事件的真实也塑造了物品的真实,也正好满足了购买者李远的心理需求。围绕这双真假难辨的袜子,一切交易心理却是真实的。在古代,有点爱好和文化的人都喜欢凭吊古迹,何况杨贵妃是美丽的古迹,由此延伸到经济领域,杨贵妃遗物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杨贵妃所有的遗物,不管真假,在唐朝形成了一个规模不小的市场,甚至蔓延到国际市场,刘禹锡《马嵬行》可作证,虽然杨贵妃已经“坟高三四尺”,但她遗留的首饰价格“敌连城”,放到咸阳市场去卖,还能让国际上的胡商大为惊艳——“将入咸阳市,犹得贾胡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