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4677奇闻网 > 科技探索 > 手机访问:m.94677.net
来源:www.94677.net时间:2013-10-25 18:50:58奇闻指数:编辑: 手机版
要知道,现在的可充电电池在多次重复使用后会因设备内部的损害中断电流引发故障,一旦这个问题被解决,电动汽车电池的寿命将大幅度延长,维护成本也将减小。
利用自我修复的机能,部分金属还可以与其他特殊材料混合制成复合材料,用于军事方面。比如美国五角大楼曾检测一项可自我修复的新材料,这种材料由镁、铝等金属,与其他特殊材料混合构制,其内部呈泡沫结构,熔点相对较低。
若用在装甲车外部,一旦遭到火箭弹等重型武器攻击,这种材料中的泡沫便会破裂,裂缝会被气流携带的金属液体迅速填补愈合,凝固后,就能使得“创口愈合”,恢复如初。
中科院在金属修复能力机制探索方面同样有所建树,刘静及其团队的科研成果就发表在前不久的美国物理学会《应用物理快报》上。其核心思想在于:他们在驱动弹性体方面引入了具有超级顺应性和平面自修复特性的液态金属薄膜技术,其中液态金属薄膜平面自修复现象系首次发现。
“这一技术可以实现的弹性材料形变量,显著超越了以往的固体金属电极技术,以及近年来引起关注的纳米金属颗粒浆料电极技术,在人工肌肉、柔性电子和智能服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刘静说,金属的自我修复机制现在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未来在应用层面还会有更大的拓展。
延伸阅读
“金属肌肉”也可自我修复?
通常而言,人造肌肉没有能力自我修复,科学家也在积极寻找对策。在这方面,美国得州大学纳米技术研究院的教授雷·鲍夫曼的研究显得非常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