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因四个字弄丢状元(2)
来源:www.94677.net时间:2014-08-05 08:10:17奇闻指数:编辑: 手机版
杨寘后来真的争到了状元,不过不是杨寘赢了,而是王安石输了。王安石输了杨寘有没有关系,史上并无确切记载。
——宋仁宗接到主考官送来的卷子,一眼就瞧出了王安石文章中的四个字:“孺子其朋”!
“孺子其朋”,典出于《尚书周书洛诰》。原文是:“孺子其朋,孺子其朋,其往。”本是周公对成王的口吻,一般理解为“你这年轻的小孩啊,今后和群臣要像朋友一样融洽相处。”此时的王安石,只是二十一岁的小伙子,而宋仁宗已经是在位二十四年的“老”皇帝了。一个年轻人,居然用长辈的口吻教训皇帝!也是宋仁宗脾气好啊,不问罪,大笔一勾,王安石“第一”变“第四”了。
接下来,第一名应该轮到王珪。但不,宋朝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凡是官宦子弟一般不宜钦定“状元”,得给草根儿考生让路。王珪和杨绛,都生于官宦世家,“状元”自然没他们的份。第四名杨寘,天上掉馅饼,歪打正着又顺理成章地成了“状元”。
“言伪而辩,行僻而坚,心生执拗,居高位必误天下苍生者。”这话大半出于《春秋》,后来有人将这句话送给了王安石。王安石不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但意志力很强,丢“状元”的事,王安石一直耿耿于怀。他一直欣赏曾巩的话:什么状元不状元的,历朝历代不是出现过无数的状元吗,但真正能干出一番事业的人却寥寥无几!
——不管怎么说,这故事的励志作用真的很明显:杨寘过了一把状元瘾,一生很平庸。王安石、王珪、杨绛,均与“状元”失之交臂,最后都成了宋朝著名的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