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刘邦的势力扩充迅速而有效,在并三秦地、兵出函谷之后,实际上已经十分天下有其四,在人口、领土、经济等诸多方面赶超了项羽。
第二:王陵与刘邦毕竟是老熟人,他与刘邦阵营的其它重要成员,如萧何、曹参等也一定比较熟悉。
第三:在地理位置上,离刘邦也要近一些,如果倒向项羽阵营,南阳首先将成为汉军攻击的方向。
所以王陵倒向了刘邦,尽管如此,项羽集团仍在进行最后的努力。项羽派人到沛县,将王陵的母亲“请”到了楚军之中,实际上是将她作为要挟王陵的人质。
王陵得知消息后,向项羽阵营派出了使者。在王陵使者到来的时候,项王亲自接见,同时请出陵母东向座。东向是尊者之位,项羽想以这种办法拉拢王陵。
在王陵使者将要返回的时候,王母找到机会私自送别使者。她哭着说:“请先生替我跟我儿子说,好好在汉王手下干。汉王是个厚道长者,将来一定会得到天下,不要因为我定不下心来。”说完伏剑而死。
这个老太太做出了一个她为此而负出生命的预言。她认为项羽必然会走向失败,这个判断来自于她在楚军中的遭遇和观察,来自于她对项羽阵营以控制家属的方式要挟对手的不厚道做法的不满。
项羽听说王老太太自杀了,而且还做出了他必然失败的预言,勃然大怒,下令烹煮王老太太的尸体,以发泄不满。对项羽来说,这种事可不是偶尔为之的。在后来,若不是项伯的劝阻,他还差一点煮了刘邦的父亲。
一出霸王别姬的戏,一曲“奈若何”的歌,一个剑刎乌江的造型,为项羽赢得了无限的同情,他被看作是一个悲剧中的英雄,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但是考之于史实,却与这个通常的印象完全不同。他经常发怒,他多次屠城,他没有长者之风,多次采取不能正大光明的手段,远远不是个厚道人。
项羽为什么打不过刘邦
项羽名籍,字羽,通常被称作项羽,中国古代杰出军事家及著名政治人物。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秦末起义军领袖。汉族,下相人。秦末随项梁发动会稽起义,在前207年的决定性战役巨鹿之战中大破秦军主力。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统治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后在楚汉战争中为汉王刘邦所败,在乌江自刎而死。项羽的武勇古今无双,他是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武将,“霸王”一词,专指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