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4677奇闻网 > 考古奇闻 > 手机访问:m.94677.net
来源:www.94677.net时间:2015-06-15 07:21:02奇闻指数:编辑: 手机版
攻击性:低
名字含义:“几乎有冠饰的蜥蜴”
长度:40英尺
体重:2吨
年龄:白垩纪晚期
副栉龙因它们的头盖骨上大型、修长的冠饰著名。冠饰往头后方弯曲,主要功能可能是辨别性别与物种、共鸣器、以及调节体温。
它们是二足恐龙,但可以转换成四足行走,在寻找食物时采用四足方式,奔跑时采用二足方式。
《侏罗纪公园1》中,副栉龙曾作为远景出现在祥和的恐龙公园中,在河边喝水。
另外,与肿头龙一样,它们也在《侏罗纪2》中被恐龙猎手追捕。
似鸡龙
Gallimimus
食性:杂食类
攻击性:低
名字含义:“鸡的模仿者”
长度:26英尺
体重:500磅
年龄:上白垩纪,71-69百万年前
似鸡龙身材短小轻盈,后腿很长,但胳膊很短。手上长着三个非常锋利的爪,但它们并不能使似鸡龙很好的抓取东西。而是供它们用爪拨开泥土,挖出蛋来做食物。
似鸡龙身上长满了鸟类一样的羽毛,尾巴长而硬挺,奔跑起来可达到每秒30米,让它看起来像一只大鸵鸟。
我们在前几部中经常看见在草原上奔跑的,就是似鸡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