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4677奇闻网 > 历史野史 > 手机访问:m.94677.net
来源:www.94677.net时间:2014-06-28 07:45:22奇闻指数:编辑: 手机版
再次,根据《李传》,李明彻预测1826年彗星出现后广东会发生旱灾,建议阮元取消米船出口货税备旱。按常理,米船装货出口必须上奏皇帝,那么取消米船的出口货税更应上奏。然而,此事却不见于《实录》。事实上,自康熙中叶开始,清政府就建立了比较行之有效的粮价奏报制度,以防范灾荒和进行财政管理⑩,因此像取消米船出口货税这一类与粮价调控相关的措施,不应是总督可以自行决定的。另有当时人记载:
道光四年,总督阮公奏请,各国夷船专运洋米来粤,免其丈输船钞,所运米谷起贮洋行粜卖,原船载货出口,一体征收税课。得旨允行。一时黄埔、澳门,岁增米十余万石。然各国来粤米船,均系零星小贩,并非资本充裕之夷。……(阮公)但能导夷船之岁至,而不能使洋米之积余。可以收效于会城,而未得推行于全省。本年(旱)〔早〕稻,收获仅及六成;秋冬亢旱,晚稻不足三成。来岁青黄不接之际,即查照乾隆、嘉庆年间成案,饬商采买洋米回粤粜卖,将来平其市价,非不可转歉为丰,而暂时举行,究非永久之善策。(11)
阮元任两广总督时,江苏清河县(今属淮阴市)人萧令裕曾在其幕下工作。(12)引文中的“本年”是指萧令裕写作此文时的当年,当在道光四年之后,该年大旱且阮元仍在两广总督任上。而此文另处又称阮元为“前总督”,则唯一可能是此文写于1826年下半年(当年6月,阮元迁任云贵总督),恰能与《李传》所称的“道光六年”相互印证。但从萧令裕的记述来看,阮元的确做了应对旱情的措施,然而并非如李明彻建言取消米船出口课税,而是让商人采买洋米回广东贩卖,《李传》为了突出李明彻的作用而有所夸大。